幽门螺杆菌,唯一能在胃中顽强生存的微生物,常被看作是胃癌的元凶之一。
大约6万年前,幽门螺杆菌伴随着它的人类宿主走出非洲,二十世纪后期,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·马歇尔喝下菌株液体而患上胃炎。
幽门螺杆菌不仅会给胃部带来伤害,长期的炎症还有癌变风险。
早在1994年,世界卫生组织(WHO)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(IARC)就已经将幽门螺杆菌定为I类致癌因素。
根据《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》显示,目前我国幽门螺杆菌(Hp)感染率仍达约50%,据此推算,大概一半国人感染幽门螺杆菌。如果不引起重视,你很可能就是其中之一。
今天就带大家好好认识一下这种细菌。
数据统计,全球的胃癌患者有一半都在中国,发病率也远超出世界的平均水平。而在《柳叶刀》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:中国确诊的胃癌病例中,约有34万胃癌新发和幽门螺杆菌(Hp)感染相关。
幽门螺旋杆菌(Hp)是唯一能在胃酸环境下存活的细菌,也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的 I 类致癌物。
主要寄生在幽门、胃窦等部位的胃粘膜上,在生长繁殖的过程中会产生毒素,直接损伤胃黏膜,并激发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,久而久之,就可引发慢性胃炎、胃溃疡等疾病。
数据统计,67%-80%的胃溃疡、95%的十二指肠溃疡都与幽门螺杆菌有关,且能增加4-6倍的胃癌风险!
Hp感染的确可以诱发胃癌,但不是必然的。从数据统计来看,仅有约1%的感染者发生胃恶性肿瘤,包括原发性胃癌及MALT淋巴瘤。
另外,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发展到胃癌,还需要经历慢性浅表性胃炎、萎缩性胃炎、肠上皮化生、不典型增生四个阶段。
因此,只要我们及时阻断肠上皮化生及之前的病变,同时清除幽门螺杆菌,就能大大降低胃癌的发生率。
最新发布的《2022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指南》指出,幽门螺杆菌感染有3个危险因素。
25岁人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接近50%,35岁人群感染率大于60%,70岁以上老年人感染率达80%。儿童期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高危年龄段。
多项研究报告显示,经常饮用不洁水源、习惯植物油烹饪、吸烟等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呈正相关;而食用蔬菜、喝茶、食用大蒜等与幽门螺杆菌呈负相关。
有meta分析显示,子女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父母有密切关系,呈家庭聚集现象。另一项研究发现,夫妻一方幽门螺杆菌阳性,其另一方阳性率高达78.94%,也存在明显的家族聚集性。
●胃里常胀气、嗳气,一吃东西就有明显饱胀感,停止进食后消失;
●上腹疼痛,疼痛通常不规则,主要集中在上腹部;
●顽固性口臭,有明显酸味,无法及时通过普通刷牙方法消除。
聚餐聚会、筷来箸往,幽门螺杆菌容易趁机而入。要想从餐桌上防住幽门螺杆菌,最好做到以下细节:
饭前便后要充分洗手,尽量使用公筷。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感染幽门螺杆菌,一定要分餐,餐具要定期煮沸消毒20分钟。
给孩子吃饭前用舌头感知食物温度、口对口给孩子喂饭、将食物嚼碎后再喂……这些习惯都应该摒弃,否则可能将大人口腔内、肠胃里的幽门螺杆菌传染给孩子。
天气渐热,一些人常吃凉拌食物或喝生水。如果食物含有微生物,且未充分杀菌,也可能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。
尽量少吃太烫的东西,特别是火锅、烧烤,以及酒、咖啡及辛辣食物。它们会刺激胃黏膜,降低抵抗力,为幽门螺杆菌入侵创造条件。
幽门螺杆菌切不可轻视,如果怀疑自己感染幽门螺杆菌,应及时检查。因为幽门螺杆菌症状隐匿,所以一定要重视体检,早筛查、早预防、早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