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体检季,很多人发现自己有脂肪肝,但态度却很佛系:脂肪肝不痒不痛,没有不舒服,不用当回事。
其实,我们的肝脏并没有那么坚强,哪天真的受不了,脂肪肝就可能会一步步发展成肝硬化,甚至肝癌。
那么年轻健壮的肝,到底是怎么一步步坏掉的?
据数据显示,我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高达32.9%。也就是接近3个人中,就有1个是非酒精性脂肪肝。
而且,脂肪肝越来越盯紧年轻人。
分析显示,对于60岁以下的人群,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从2007-2010年的17.8%上升到2015-2018年的28.7%。
这其中,肥胖(尤其是腹型肥胖)、2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人群是脂肪肝高危人群。
而且长得瘦也不是免死金牌。
西方国家人群患病率17%~46%,瘦人占7%,亚太地区BMI正常瘦人患病率为25%以上。我国瘦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亦达到10%以上。
作为蛋白质、脂肪和糖类三大代谢的枢纽器官,肝脏维持着体内代谢的平衡,每时每刻都进行着多种多样的、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。
因为肝脏的代偿作用十分强大,少数肝细胞受损不会表现出任何不适,当我们觉察出肝区异常时,往往已经有大于半数以上的肝细胞受损,肝脏疾病不容忽视。
脂肪肝全称为脂肪性肝病,在医学上根据组织学特征分为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,根据有无长期过量饮酒,又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脂肪肝。
「多重打击」可以解释其发病过程,在易感因素的长期作用下,如营养过剩、糖尿病等,体内代谢紊乱,此时的肝脏分身乏术,顾此失彼,导致肝细胞内过量脂质沉积。
过量的脂质超出肝脏的代偿能力,分布于肝脏的各个角落,进入肝细胞内部。
因为「外敌入侵」,肝细胞奋起反击,产生大量的炎症因子消灭脂质,然而源源不断的脂质进入细胞内部,引起氧化应激、肝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、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坏死。
此时肝细胞利用仅存的防御功能不断进行纤维修复,导致大面积纤维化,随着时间推移,脂肪肝进展为脂肪性肝纤维化、肝硬化甚至肝癌。
致病因素主要为乙醇,乙醇损害肝脏可能涉及多种机制。
血液是肝脏的「生命源泉」,为肝脏带来氧气,运走代谢废物,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血液中酒精浓度过高,导致肝脏血管收缩、入肝血流减少,出现肝脏微循环障碍。
类似于一部汽车中一个关键零件工作障碍,久而久之,障碍逐级放大,最终影响整部汽车的性能,肝脏微循环障碍最终影响整个肝脏功能。
乙醇在肝脏中的代谢需要大量氧气的参与,又因为入肝血流的减少,加重肝脏低氧状态,导致肝脏功能进一步恶化。
乙醇的代谢中间产物乙醛是高度活性分子,能与蛋白质形成乙醛-蛋白复合物,对肝细胞产生直接损害。
此外,由于此种复合物在正常生理环境中不存在,我们的免疫系统将其视为「外敌」,立即启动体液免疫反应,在对抗「外敌」过程中产生大量炎症因子,加重肝细胞损伤。
长此以往,在乙醇的刺激下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,然后逐渐发展为酒精性脂肪肝、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。
饮食调整:低糖,低脂,平衡膳食,增加膳食纤维。
多做运动:每周最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的活动,累计150分钟以上。推荐一些有氧运动,如骑自行车、游泳、跳舞等。
对于超重和肥胖患者,最初6个月以内,减轻目前体重的5%-10%,每周下降0.5~1.0千克为宜,减重速度不宜过快,如体重下降过快,反而加重脂肪肝。
最后要提醒大家,如果检查出脂肪肝,千万别视而不见不当回事,你的“小心肝”,一般都很乖,但发起病来要人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