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谈起中风,我们通常都会想到脑中风,却几乎很少有人了解过,我们的肠道也会“中风”。
肠中风虽然不是一种常见的疾病,但风险系数却很高,在发病6小时后没有进行治疗,就会逐渐发展为肠坏死,其致死率高达90%以上!
那么无缘无故的,肠道为什么会中风呢?
我们先来了解中风是什么。
所谓的“中风”,就是指人身上某个部位的血管出血或者堵塞从而造成的缺血。
在实际情况中,中风不仅仅会发生在心脑血管中,还可以发生在心脏、眼睛、肠子等人体的其他部位,这是由于溢血或者栓塞可能发生在身体的各个部位。
如果发生在眼睛上是“眼中风”,而如果表现在肠道中就是“肠中风”。
“肠中风”也就是缺血性结肠炎,也就是说肠子的血液供应不充足了,就会坏死。
这与动脉硬化所引发的“脑梗死”的发病原理相同,二者的血栓都是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形成的,进而致使血液流通不畅、肠道供血急剧减少,最终使肠黏膜充血、水肿、坏死或者出血。
肠中风一般发病很突然,进展迅速,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缺血性休克、腹膜炎等并发症。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救治,就有可能引起肠壁梗死甚至肠穿孔,在这一情况下,死亡率高达60%。
“肠中风”的典型症状是剧烈的腹痛和便血。
当肠中风发生时,患者会感到腹部急性绞痛,就好像肠子被人紧紧抓住,用力扭转绞动一样,而且是一阵一阵的疼痛,并排出血红色的粪便。
肠中风初期可能会出现恶心、呕吐的症状,到了晚期则会有不完全性肠梗阻的表现:如腹痛、胀气、肠鸣音亢进等。这种现象有时可以自行缓解,但有时又会反复发作。
肠中风发作没有固定的位置,可能是腹腔的任何一个部位。如果腹部出现压痛(用力下压时产生疼痛)、反跳痛(用3~4个手指并拢向深腹部压迫,然后突然脱离按压部位,患者感到一种抽痛感)或腹肌紧张,则可能已经出现了肠坏死或者腹膜炎。
肠中风发病时进食则会使腹痛加剧,因此不应该盲目让患者进食。
1 ► 一是要像预防冠心病、高血压、糖尿病那样,控制动脉粥样硬化,平日做到膳食合理,少吃动物性脂肪,不暴饮暴食,戒烟少酒,控制体重,适度体力活动,情绪开朗,尽可能减少诱因。
2 ►二是要加强对肠中风的预防意识,如近期经常自觉饭后腹胀、隐痛、不适,服用消化药无效,且反复发生,体重呈下降趋势,应及时采取必要措施,控制急性肠缺血发作。
总而言之,提高警惕,及时发现,早诊早治是改善“肠中风”预后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