肠道,不仅能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,排出代谢废物,还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,提供了约70%的免疫力,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。
但现如今,肠癌的发生率却越来越高。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,2016年我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40.8万,发病率仅次于肺癌,位居第2。
而肠癌的发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,多数都与一个易被忽视的“小问题”——肠息肉有关。
肠息肉,被称为“癌症的种子”,约有70%的结肠癌都由它恶变而来。但它的发病率非常高——50岁以上人群中高达31.7%。
不同类型的肠息肉,危险性也有所不同。
①常见的结肠息肉表现为粘膜隆起,表面光滑,癌变率较低,且癌变时间较长,一般及时根除即可。
②如果息肉较大,有溃疡糜烂(特别是大于2cm)、自发性出血的表现,往往提示息肉出现局部癌变了,要尽快根除,否则半年到一年以后就可能变成进展期肿瘤。
③如果息肉颜色与肠壁颜色接近,形状扁平,临床上称为侧向生长的肿瘤,很可能一个基因突变就直接变成肿瘤,危险性特别高。
在肠息肉中,有一类比较特殊,即家族性息肉。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,主要特征是青少年时期结直肠内生长大量腺瘤性息肉,息肉的数目和体积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增大。
如果没有及时发现、干预,其10~20年的癌变几率是100%!
息肉是人体黏膜表面长出的多余赘生物,多由局部黏膜组织增生而成,一般分为两种:
非肿瘤性息肉,如炎症性或增生性息肉;
肿瘤性息肉,如腺瘤性息肉(一种公认的癌前病变)。
腺瘤性息肉是否会癌变,与年龄、大小、形状、数量、部位、遗传等有关。
1厘米以下的腺瘤性肠息肉,癌变率为1%~3%;1~2厘米的为20%;2厘米以上的高达50%。
普通息肉像蘑菇一样长在肠壁上,有一个蒂与肠壁相连,比较容易发现和切除。
而平坦型息肉基底部较宽,像地毯一样“躺”在肠壁上,不容易检查出来,也不好切除,相对来说癌变的发生率要高一些,最为凶险。
直径超过1厘米的平坦型息肉,被称为侧向发育型肿瘤,其癌变速度跟一般息肉不同,即使是良性病变,随访资料显示,最快3年左右也会发展成进展期大肠癌。
某些息肉的发生与遗传有关,有肠癌或者肠息肉家族史的人要特别关注。
部分肠息肉患者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、稀便、便血和黏液等,也可有便秘或大便次数增多的情况。
长蒂息肉或位置近肛门者可有肿物脱出肛门,少数患者甚至有腹部闷胀不适或隐痛症状。然而,多数大肠息肉起病隐匿,无明显临床症状。
肠息肉及大肠癌的高风险人群,建议及时进行肠镜检查,这些人包括:
● 45岁以上人群;
● 有多发性肠息肉家族史;
● 符合以下任意两项者:慢性腹泻、慢性便秘、黏液血便、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、长期精神压抑、酷爱高蛋白高脂肪食品、长期久坐或缺乏运动;
● 存在容易引发肠息肉的疾病,如溃疡性结肠炎、肠结核、血吸虫病等;
● 肠息肉手术后或内镜治疗后的人。这是因为肠息肉复发率较高,即使切除也应定期复查。
对于肠道息肉,大部分人认识不足,很多人甚至一辈子也没做过肠镜,根本不知道自己可能有这方面问题。定期体检,每年定期进行一次肠镜检查,是预防肠息肉最直接、最有效的方式,早发现早治疗,防患于未然。